黃河:中華民族的魂,中華民族的根
2022-04-08 09:13:12??來源: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: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作者:葛劍雄 幾千年前,,中華大地形成了裴李崗文化,、仰韶文化、良渚文化,、紅山文化,、馬家窯文化、大汶口文化,、龍山文化等眾多的文明雛形,,考古學家將此形象地比喻為滿天星斗。其中,,能延續(xù)并發(fā)展成為中華文明主體的都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,,這絕不是偶然。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絕大部分屬于黃土高原和黃土沖積平原,,地形平坦,,土壤疏松,,大多為稀樹草原地貌,是早期農業(yè)開發(fā)極其有利的條件,。在尚未擁有金屬農具的條件下,,先民用簡單的石器、木器就能完成荒地開墾,、土地平整,、松土、播種,、覆土,、除草、排水,、收獲等,。 黃土高原和黃土沖積平原地處北溫帶,總體上適合人類的生活,、生產和生存,。五千年前,,這一帶的氣候正經歷一個溫暖期,,三千年前后有過一個短暫的寒冷期,然后又重新進入溫暖期,,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轉入持續(xù)的寒冷,。因此在五千多年前,這一帶氣候溫暖,,降水充沛,,農作物能獲得更多熱量和水分,物種豐富,,成為當時東亞大陸最適宜的成片農業(yè)區(qū),。 這片當時北半球面積最大的宜農土地,足以滿足不斷擴大的農業(yè)生產和持續(xù)增長的人口的需要,。這片土地中間沒有太大的地理障礙,,函谷關、太行山以東更是連成一片的大平原,。黃河及其支流,、獨立入海的河流、與河流相通的湖泊,,形成天然的水上交通網,。交通便利,人流,、物流和行政管理的成本較低,。這樣的地理環(huán)境,,使一些杰出人物萌發(fā)統(tǒng)一的理念,逐步形成大一統(tǒng)觀念,,并由政治家付諸現實,。“中國”的概念由此產生,。 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(fā)展階段呈現多元格局,,并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、取長補短,、兼收并蓄,,最終融匯凝聚出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,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,。黃河文明是早期中華文明的核心和基礎,,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是中華文明的搖籃,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。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魂 中國歷史上的統(tǒng)一時期,,政治中心都在黃河流域(包括歷史時期黃河改道形成的流域)。宋代以前,,全國的經濟中心和大多數區(qū)域經濟中心都處于黃河流域,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的黃河流域是文化最發(fā)達的地區(qū)。齊魯地區(qū)是儒家文化的中心,,儒家學說的創(chuàng)始人孔子是魯國曲阜(今山東曲阜市)人,,他曾周游列國,晚年回到曲阜,,致力于儒家典籍的整理和教學,,他的眾多學生主要來自魯、衛(wèi),、齊,、宋等國,主要傳承人孟子,、曾子等也都在這一帶,。戰(zhàn)國時百家爭鳴,幾種主要學派的創(chuàng)始人和主要傳播地區(qū)也集中在黃河流域,。墨子(墨翟),,道家的創(chuàng)始人老子,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楊朱,、宋钘,、尹文、田駢,,莊子,,從道家分化出來的法家慎到,,戰(zhàn)國中期產生的黃老學派,法家商鞅,,荀子(荀況),,法家韓非等,以及其他各家的代表人物,,都不出黃河流域的范圍,。 秦漢時代,黃河中游已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政治中心,,其影響遠及亞洲腹地,。黃河下游是全國的經濟中心,是最主要的農業(yè)區(qū),、手工業(yè)區(qū)和商業(yè)區(qū),,黃河流域的優(yōu)勢地位由于政治中心的存在而有所加強。兩漢時期見于記載的各類知識分子,、各種書籍,、各個學派、官方選拔的博士和孝廉等的分布,,絕大多數跨黃河流域,,“關東出相,關西出將”的說法反映了當時人才分布高度集中的實際狀況,。 |
相關閱讀: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